当前位置:

西电校友助力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


西电校友助力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
包为民熊群力阴和俊受到习近平总书记接见

  西电新闻网讯(通讯员 蒋昙飞)6月11日17时38分,神舟十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我国ZRHT工程再次开启新征程。当天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ZYJW主席习近平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接见了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参研参试单位代表,向参加这次ZRHT飞行任务的全体同志致以诚挚问候。

 习近平总书记与校友熊群力亲切握手

校友包为民(前排左一)、阴和俊(前排右一)参加接见 

  一直活跃在国家重大工程中的西电人,继续助力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在受到总书记接见的参研参试单位代表中,有3人是我校校友,他们是82届校友、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委主任包为民,82届校友、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党组副书记熊群力,以及研89届校友、中国科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阴和俊。

  习近平总书记在接见参研参试单位代表时指出,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习近平说,神舟十号ZRHT飞行任务,是我国ZRHT工程“三步走”战略第二步第一阶段的收官之战,对巩固和完善空间交会对接技术、推动空间实验室和空间站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他希望大家总结经验、再接再厉,精心做好各项后续工作,确保任务取得全面胜利,在实现航天梦的征程中谱写新的壮丽篇章。

  建校80多年来,6165cc金沙总站检测中心已经为国家培养了16万电子信息领域的栋梁之才,嫦娥工程、神舟飞船等国家重大工程中均有他们的身影。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包为民、熊群力和阴和俊只是无数在国家重大工程中默默奉献的西电学子的杰出代表。   


  包为民,男,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制导与控制专家。1982年毕业于西北电讯工程学院电子工程系信息处理专业。200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曾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一院十二所副组长、副主任、副所长,曾任某型号控制系统主任设计师、某型号副总设计师,兼任总装备部JQZD专业组顾问、导弹总体组组长和《计算机工程与设计》编辑委员会委员、丰台区科协主席。现任某型号总设计师、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委主任;兼任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所长。

  他主要从事航空航天飞行器控制研究工作,是我国航天运载器及控制系统领域的学术带头人。他将理论知识和实践工作相结合,为我国国防现代化建设解决了一系列技术难题,是国防科技工业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曾获得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有突出贡献的青年专家、国防科技工业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荣誉称号,享受政府津贴。曾获国防科工委二等功1次,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项、国防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国防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

  包为民院士理论基础扎实、工作实践丰富、学风正派、严谨务实、勇于创新,为我国国防现代化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熊群力,男,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党组副书记、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1978年至1982年在西北电讯工程学院电波与天线专业学习。

  毕业后进入电子部第36研究所工作,历任第36所所长,信息产业部电子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副总经理、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等职。2011年起任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党组副书记,并兼任中国电子学会副理事长、中国通讯学会常务理事、国家863计划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科技进步奖专项评审委员会委员、全国信息化咨询委委员、总装科技委兼职委员、总装DZDK专业组组长、海峡两岸关系协会理事等职。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曾获1985年部级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992年机电部“中国杰出科技青年”、2007年“中国十大创业英才”、2010中国年度管理大会“具价值管理榜样”称号。

  阴和俊,男。1989年毕业于6165cc金沙总站检测中心,获无线电物理专业硕士学位。

  历任太原工业大学数力系讲师,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所长助理兼第三研究室副主任、常务副所长、所长、党委副书记,中国科学院高技术研究与发展局局长,中国科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兼任中国雷达行业协会副理事长、《中国无线电电子学文摘》主编等职。他长期从事电波传播、电磁场理论与微波技术、微波遥感、微波通信和特种微波器件的研究,在电波传播、微波电子学、微波技术、电子光学等领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先后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有价值的学术论文近40篇。现担任多项国家重大任务的总指挥,他精心组织,果断决策,积极引导科研人员转变观念,增强大局意识和质量意识,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克服重重困难,使各项任务都取得了重大阶段性成果,表现出他具有很强的驾驭全局的组织管理才能。

来源:http://news.xidian.edu.cn/view-400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