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学科
电院目前有三个国家重点学科:
- 信号与信息处理
本学科是国内率先开展数字信号处理研究的单位之一,二十多年来结合国防(主要是雷达)需要,将先进的信号处理技术应用于各类雷达,对推动国内雷达的发展起了一定的作用,受到总装上级领导机关和雷达研究部门的重视。同时,本学科在信号处理理论和方法研究方面,结合研究生培养做了大量工作。原国防科工委于1991年首批建立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时,依托本学科建立了“雷达信号处理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该实验室于1995年通过验收并正式对外开放。2003年通过了国防科工委组织的考核评估,成绩为优秀,于2004年被确定为“拓展提高”二期投资建设单位,投资额4710万元。通过二期建设,本学科拥有的实验仪器和设备条件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科研场地也由原来的2949平方米扩展到现在的5200平方米。“十五”期间新增加年轻教师10名,实现了老、中、青相结合,以中青年教师为主的教师队伍。
- 电路与系统
电路与系统学科依托雷达信号处理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国家电工电子教学基地、智能信息处理留学回国人员实验室和DZDK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在“九五”建设的基础上,根据新的形势和任务,已建设成为一个跟踪国际先进军事电子信息系统的基地,研究智能信息获取与处理系统新体制、新技术、新算法的基地,对电子信息系统进行性能评估的基地,培养掌握电子信息系统高新技术的高层次人才的基地。经过“十五”的建设,在智能信息处理、多传感器定位、融合与系统仿真、运动视觉系统及SOC电路、嵌入式系统与高速信号处理技术、信息对抗系统、影像工程与智能系统等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上有所突破,取得了与国际先进水平同步的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和较高显示度的成果,解决了电子信息系统研究与设计中的若干关键技术问题,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成果显著,并进一步建设成为我国从事电路与系统研究与设计的高层次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国家电工电子教学基地被教育部评为优秀,并获准建立首批国家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重点学科属于国家级重点学科,建有天线与微波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电工电子国家工科基础课程教学基地,1996年被教育部批准为“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2000年获教育部批准设立“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岗位”。本学科着力于结合电磁场与微波技术领域的新发展,研究天线与微波技术的理论与应用,着重开展天线与微波关键技术的基础性研究,为我国的国民经济现代化和国防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服务。特别是在计算微波与计算电磁学、电磁兼容、先进天线设计理论、天线测量新技术、电磁散射、天线隐身、非线性理论及其在电磁学中的新应用等领域科研工作一些方面取得一定的突破。
[本页最后更新时间: 2016-06-27 4:59 PM ]